沥青冷补料是一种无需加热即可施工的沥青混合料,适用于低温环境或小面积路面修补。其加工过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:
1. 原材料准备
沥青:采用改性沥青(如乳化沥青、稀释沥青或特种冷补沥青),确保在常温下保持粘结性和柔韧性。
骨料:选用级配良好的碎石、砂子(如0~5mm、5~10mm),需清洁、干燥,无泥土杂质。
添加剂:可能加入抗剥落剂、增粘剂或溶剂(如柴油、煤油),以改善施工性和储存稳定性。
2. 沥青改性处理
乳化沥青法:将沥青与乳化剂、水混合,通过胶体磨制成乳化沥青,便于常温下与骨料拌和。
稀释沥青法:用溶剂(如柴油)稀释沥青,降低其黏度,待溶剂挥发后恢复粘结性。
专用冷补添加剂:直接加入预配的冷补沥青中,增强低温粘结性和耐久性。
3. 混合料拌和
冷拌工艺:在常温下将骨料与改性沥青均匀拌和,通常采用强制式搅拌机。
先干拌骨料约10~15秒,确保级配均匀。
加入沥青(或乳化沥青)湿拌20~30秒,至所有骨料裹覆沥青。
添加剂加入:若需溶剂或抗剥落剂,在拌和后期加入并继续搅拌至均匀。
4. 成品储存与包装
松散储存:冷补料可松散堆放于通风处,避免阳光直射(溶剂型需防挥发)。
袋装密封:部分产品会袋装密封保存,延长保质期(通常6~12个月)。
5. 施工应用
无需加热:直接填铺到坑槽中,分层压实(每层3~5cm)。
开放交通:初期靠车辆碾压进一步密实,溶剂挥发或乳化沥青破乳后强度逐渐形成。
关键特点
环保性:无高温烟气,减少能耗。
便捷性:即取即用,适合应急修补。
强度发展:初期强度较低,依赖后期行车压实和材料固化。
6.注意事项
骨料含水率需控制(一般≤3%),避免影响粘结。
溶剂型冷补料需防火防爆,储存于阴凉处。
如果需要特定配方或工艺细节,可进一步说明用途(如冬季修补、高等级公路等)以优化方案。